封面故事/ 河邊春陽
「你們幾個坐在這邊,待會不一定也會有人問你們(價錢)。」老闆娘Mira在屋前對我們幾個開著玩笑,這些都是她們在整修、營運時常遇到的狀況。
未曾抹去的一抹綠
從雄中對面的繼光街緩緩走入,一棟綠色日式老屋與兩旁的水泥房屋、公寓大樓,形成強烈對比。這間老屋,最初是一間單純的旅社,是六、七十歲的老夫妻們,度蜜月的回憶。經營不善後,便讓性工作者個體戶在此承租房間,經營她們的事業。而Mira承租的兩個月前,依然有性工作者在此營業。這也是為何他們在改裝時,會有許多的老客人在此詢價的主要原因。
走進屋內,像走進時空隧道瞬間回到六十年前。過去的『春陽旅社』彷彿還在營業,舊式剪刀鐵門內的玻璃拉門,依舊貼著春陽旅社四個大字,Mira說:「我盡量把門保留原始的樣子,就是印有春陽旅社的玻璃門,可是這反而造成我很大的困擾。旅社的老客人常常來,就連施工的時候都來,來問我們多少錢。你們幾個坐在這邊,待會不一定也會有人問你們。」
Mira與春陽旅社
是什麼樣的人,會有如此大的「傻勁」,租下一間被棄之敝屣的老房子,來經營背包客棧。Mira,本名林暄耘,曾就讀靜宜大學西語系,在經歷多年的工作起伏後決心要找尋自我、放逐自己,到印度流浪。「只要我想找尋自己,我就會去印度。」坦然的言語間透漏著對生命各種奇遇皆能淡然接受。似乎也因為這樣的自信,注定著Mira與這幢老房子的相遇與相知。
Mira本人
慢慢變成綠舍了
即使春陽旅社已改裝成輕食背包客棧,當年的痕跡依然存留在房屋的各個角落。像是一進門便觸及目光的『反雛妓運動之旅社』掛牌、狹小的廁所、舊有的鐵床架等。觀察著故意不去處理的隔間痕跡,細細數來,驚訝於這小小的一棟兩層樓房屋內,居然就有18間房間,每一間最大不過三坪,最小不到兩坪。難以想像,這樣狹小的空間內,居然有如此多的性工作者,曾在此謀生。由於春陽旅社的前身是日本公社,室內設計多有日本的味道,像是日本影劇會看到的拉門櫥櫃,但在春陽旅社營業時為了增加房間數,多數拉門都被改裝成中式的房門。
Mira翻開她改裝時拍攝的相簿,讓我們想像兩年前的模樣。廚房,曾經是浴室外的洗手槽,旁邊放著一個個紅色的水盆,上方掛著小小的茶壺,這都是性工作者在經營生意時,必備的物品;玄關,是櫃檯的所在位置,照片上還能清楚的看到『休息』的價碼;二樓房間內的陳設,最令我們百思不解,許多床墊、床板的下方,都是一個內凹的空間,似乎是特別設計成放置床的地方。
屋內一景
春陽綠舍平面圖
聽不膩的老故事
一個多小時的老屋巡禮,令我們印象深刻的是Mira對於這棟建築的執著及尊敬。「它正式開幕那天就像是我們的結婚典禮。」一句話便能理解Mira與春陽綠舍間深刻的情感。即使許多朋友都勸她打掉重練,直接翻修,省時又省力。她卻堅持保留春陽旅社的原貌,讓每一位拜訪這裡的人,能夠看到它的故事。憑著自己的力量,一磚一瓦,慢慢拼湊、慢慢組裝。從決定承租、到改裝期間長達八個多月,付出的心力並不會隨著改裝完成化為有形的回報,「你們要記得,我只是因為自己很興奮才做的。」是Mira的堅持與熱誠成就了今天的「春陽綠舍」。
隨著Mira侃侃而談,我們的四周開始回到春陽旅社還在營業的時期,跟著故事的脈絡慢慢前進,經過繁榮、衰敗,最後成為春陽綠舍,這幢老房子就像一艘乘載著許多故事的船,隨著時間的河漂流至這個時代與同樣漂流許久的Mira相遇,給彼此一處安定的所在。
以前的驗傷單